第(2/3)页 “伱多跟这种人接触,做朋友。不要天天跟那群贪玩不学习的闹腾。” “哎呀你不要说这种话了行不行?” “好好好,最近连你爸都在办公室听到李颜的名字了,你要是跟他做朋友了,有机会邀请来咱家玩。” “嗯。” “可惜不是一个班的,不然真想问问李颜妈妈,这种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。” 王航眼里爬满了落寞。 新北有很多东西比凛城看着要牛逼,但酒楼是个例外。 凛城是一座非常能吃的城市,工业发展很差劲,消费的地方倒是很高级。 所以哪怕是来了荣西区著名的老牌酒楼,自认“乡下人”的陈凤玲也没有太惊讶。 甚至觉得这地方有点老旧,空间不够宽敞。 吃的东西倒是很厉害——主要是林志远妈妈点菜不看价钱,那边陈凤玲还在感慨茶位费怎么要一个人几块钱,这边菜已经点完了。 饭桌上话题自然逃不开三点:一是锐评美食,原则是不管夸还是贬新北菜,最后都要来一句“不如凛城”;二是夸李颜;三是批斗林志远。 李颜只能不停尬笑,交给陈凤玲去说客套话,自己专心吃一些营养比较高的东西,例如眼前的一条大石斑。 林志远的战略更简单:做一个无情的干饭机器。 不过小胖子口味非常小孩,放着大石斑跟白灼虾不吃,对着一盘凑数的蛋挞夸夸炫。 叮! 【营养+1,四级技能,总数34】 不是吧……多吃几口鱼多吃几条虾,营养还能冲上去的? 学校食堂到底是有多耽误当代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啊! 不过这个“营养”也很怪,本来就该是个动态变化的基础数值,吃好了提升倒也能理解,但没吃好又不下降,那自己吃糠咽菜了也能保持固定的营养数值水平? 逻辑:应理解为“营养吸收能力”。 也行,反正最终都是为了一个身体健康服务,按这个理解,李颜的青春期身高暴涨肯定会来得比重生前更早。 想得李颜都忘了吃饭,突然听到陈凤玲问了句: “李颜,在学校没打架吧?” 也不知道这俩家长是怎么聊起来的这话题。 “李颜这种好孩子,怎么可能打架,你也是想多啦。”林志远妈妈笑道。 “对啊,我怎么可能打架。”李颜回应得非常自然。 脑子里却是今天中午偶遇顾梓羽的场面。 老鼠见了猫都没他反应夸张,看李颜站在午休室大门口闲聊,这家伙愣是兜了一圈从后门进了午休室…… 饭吃完了,进入经典拉锯战环节。 两位妈妈争着买单,什么话术都用上了,李颜跟林志远就站在一旁,双双露出无奈的表情。 “这就是被人情世故腐蚀的成年人。”林志远说道,“好孩子不要学,颜少。” “嗯,等我发达了,默认吃饭我给钱就行。” 小胖只是浅浅一笑,根本不知道这是多值钱的一个承诺。 “家长会快开始了,咱们走吧?” 林志远妈妈赢下了买单战,笑吟吟地又开回了校门口。 为了“方便说一些只能对家长说的话”,新北一中要求住宿学生家长会期间要待在宿舍。 所以李颜跟陈凤玲在操场就得暂时分开,李颜说的最后一句话是: “这个家长会,准备当一次大明星吧。” 而陈凤玲给儿子的回答却是: “刚刚那顿饭好贵……” 在舍友们叹服李颜这时候还能心无旁骛听歌作曲的同时,陈凤玲也正在家长们的注视中如坐针毡。 她不明白,年级第一有什么好被关注的? 当年在凛城育才小学,自打三年级后儿子也是年年考第一,开家长会的时候,其他家长们还不以为意咧。 她还记得有家长大声闲聊“我儿子不需要考试厉害,以后反正也是要继承他爸的厂子”,反而吸引了许多家长的赞叹。 这新北,不都是很厉害的家庭吗?怎么还频频向自己投来羡慕的眼神? 都怪这桌面硕大的孩子姓名。 陈凤玲是真的不能理解新北一中的分量,也无法认知到李颜的强大。 讲台上的郭启文本想尽量从整体教育情况来跟家长们沟通,结果发现只要他需要一个“榜样”,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李颜。 尤其是“全面发展”跟“素质教育”这两方面。 听着班主任提及李颜名字,陈凤玲表示非常淡定,她习惯了,并不觉得新北一中跟育才小学有什么不同。 结果家长会一结束,就有几位家长热情地围了上来,向她讨教育儿秘方。 “这得怎么教才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?” 陈凤玲想了半天,除了一个不给李颜看电视以外,也没想出什么像样的内容来。 从育才小学年级第一,到参加竞赛各种拿奖,到体育特招,到新北一中年级第一……这一路主打一个省心。 李颜也突然变得非常成熟,别说催着学习了,她跟李春夫妇俩担心最多的反而是儿子学过头。 “都是孩子自己的造化。”陈凤玲说道。 家长们齐齐一愣,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过于高压教育,几个念头下来很快说服了自己。 有位看上去很有威望的男家长——从另外几位家长众星捧月的姿态可以看出来,连连点头道:“尊重孩子的天性,实乃大智慧。” 实验一班教室里突然就弥漫着一股“悟了”的氛围。 第(2/3)页